按照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和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11月16日,区委常委会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奋力探索‘千万工程’溧水新实践”为主题,开展正面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区委书记张蕴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缪秀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伟,区政协主席邰伦浩等参加。市委第二巡回督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
调研中,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和凤镇、晶桥镇,实地查看吴村桥陈郭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芮家石山下村乡村环境村集体长效管护模式,现场了解农文旅产业发展、闲置土地盘活、农用房使用权流转等工作开展情况。
会上,张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摘编和《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调研报告,会议听取区农业农村局工作打算,部分区领导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千万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聚焦“怎么学”:强化“四个共学”。学绿色发展的“方法”,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金山银山”守护“绿水青山”;学因村制宜的“办法”,遵循村庄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风乡貌;学循序渐进的“打法”,从垃圾处理、村庄卫生入手,与时俱进、层层递进;学统筹协调的“做法”,始终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二是聚焦“怎么整”:推进“四大任务”。编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高标准农田整治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三个规划”,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深化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用好政府、群众、企业“三类主体”。三是聚焦“怎么富”:做好“四篇文章”。做好科技创新文章,坚持“全域农高区”理念,完善“一区多园”机制,放大南京国家农高区辐射带动效应;做好乡村产业文章,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三品一标”行动,打响“无想田园”公用品牌;做好富民增收文章,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富民强村”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做好人才引进文章,建强高层次人才、大学生人才、乡土人才“三支队伍”。四是聚焦“怎么治”:推进“四治融合”。以自治强基础,厘清边界,全面清理村庄环境第三方外包服务,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以法治强保障,用好“解决不了怎么办”提级会办工作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以德治强活力,促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智治强支撑,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让数字服务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五是聚焦“怎么改”:抓实“四项重点”。资源盘活上,实施闲置资源盘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无想山、石臼湖管委会实体化运作;要素流通上,推进全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打响“交邮快供”融合品牌;价值转化上,畅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争创国家“两山”基地、省级“生态岛”试验区等;资金整合上,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服务等5大类,完善跨部门涉农资金调度方案。
会议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久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千万工程”在溧水大地扎根发芽、走深走实。
全体市管领导,高新区、各镇(街)和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