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溧水区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先导作用,着力破除各项机制障碍,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探索新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今天的解读区委全会精神系列报道,请看第二篇《溧水改革,勇争先!》。
全会报告强调,要深化南京国家农高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畅通城乡融合渠道
溧水区持续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多图合一”、管理“多员合一”、资源“多头合一”,探索“交邮快供+”融合模式,加快建设区级物流中心,相关实践获评全国改革典型案例。全会报告强调,要实施“千万工程”十项行动,制定新一轮“四类资源”盘活行动,实行“规划选址-土地供应-供后履约”全程监管,拓展“交邮快供+”内涵,推动服务向电商直播、景区民宿、校园邮局等延伸。
创新为企服务模式
稳经济的关键是稳企业。溧水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为企服务“五件事”工作机制,通过制定落实助企赋能16条政策、成立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以及开展“企业家服务日”活动,增强政企互动频次与沟通效率。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企业家服务日活动12场,成功协调解决企业各类诉求58个。全会报告要求,要办好“我为企业跑订单”等“为企服务五件事”,常态化开展“逢6日”企业家服务日活动,全面推行“一家企业一次查”,优化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企业约见平台等实体化运行,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
理清园区体制机制
溧水区聚焦“千亿开发区、百亿特色园”目标,强化八个板块支撑作用,南京国家农高区紧扣“两区一地”定位,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发区瞄准新能源汽车千亿级目标,永阳街道、东屏街道、洪蓝街道、石湫街道、和凤镇、晶桥镇聚焦数控机床、生物医药、智慧康养等细分领域打造百亿集群。全会报告指出,要优化南京国家农高区、经开区等体制机制,明晰园区与属地镇(街道)、国资平台、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推动板块园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搭建企业出海平台
第137届广交会上溧水区17家企业斩获2.8亿元意向订单、南京长安深蓝S07进军欧洲市场、创维电器国际销售版图不断扩大……今年以来,溧水区创新推出“企业出海一起帮”行动,整合海关、龙头企业等资源,建立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打造“无忧出海”线上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集成化、一站式、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助力更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全会报告要求,要完善“跨境电商+主导产业”模式,拓展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绘制企业出海服务路线图,持续巩固传统市场、加力开拓新兴市场,构建企业出海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