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名号,通过发行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方式吸收公众资金,扰乱经济金融秩序,进行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银发〔2021〕237号),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典型案例警示
案例一:2021年2月,济南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发布通告,对山东凡新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据了解,涉案企业开发一款名为“MCKA魔咖”的虚拟货币项目,打着区块链技术的模式,宣称月收益率高达22.5%,并承诺全额保本。有人禁不住诱惑投资,到期后钱却无法兑付,被骗涉及数千人,有投资者损失高达五六十万。
案例二:据《检察日报》,境外诈骗团伙游走于柬埔寨、缅甸、蒙古国等地,租赁上海某科技公司网络服务器,在外汇交易软件“MateTrader4”内搭建可以人为操控涨跌的虚假投资平台,诱导国内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2600余名被害人将钱款打入指定的账户,诈骗总额高达5.1亿余元。2021年1月,经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刘某等62名被告人一审被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十一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万元至12万元不等。
案例三:据《江苏新闻》2020年11月2日报道,某团伙开发一名为“数商中国”的诈骗平台,宣称花费138元购买安全优盾,并在平台上学习考试,获得0.25积分即可提现7.5万元人民币。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不少人纷纷购买了所谓安全优盾。这类看似“一举两得”的事情,背后却隐藏着精心设计的骗局。据调查,该犯罪团伙假借国家有关部门的名义,打着“数字资产”的旗号,诱骗会员购买数商 U 盾实施诈骗。2020年10月,警方破获该网络诈骗案,抓获多名嫌疑人,马某、刘某等7名头目相继落网,涉案金额达220万元。
此类骗局惯用套路
第一步:骗子往往通过 QQ 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传播“投资外汇、贵金属、期货、数字货币”等虚假信息,以“高额回报”“炒股专家”等字眼吸引投资者进群。投资者进群后,在大量虚假“盈利信息”的簇拥和“投资专家”的蛊惑下,对所谓的“投资专家”产生信任,开始在指定的平台上投资所谓的“理财产品”。一开始,投资者会在该“投资”平台获得小额收益,并成功提现,当投资者对“理财专家”的信任逐渐加深后,骗子就会以“内部消息”引诱投资者追加投资、提高杠杆。
第二步:投资者大量投入资金用于“虚拟货币”后,骗子就会进行“技术操作”,造成平台“虚拟货币”价值大幅下跌假象,导致平台用户“账号异常”无法进行交易、提现,甚至让“投资平台”直接关闭,投资者血本无归。
第三步:等到投资者想追究平台责任时,“投资专家”早已把投资者拉黑,平台网址也已无法打开。
风险提示
区国资和金融监管局提醒您: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同时警惕虚拟货币诈骗,谨防个人财产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