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群众就业困难、增加收入的建议”收悉,现就其中相关方面内容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紧抓就业是最大民生这个基本点,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难题。
1.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开展“大篷车送岗下乡”招聘、“周五招聘日”现场招聘、“创响江苏”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退捕渔民”“退役军人”等专场招聘以及“安家溧业未来可期”网络直播带岗等系列招聘活动共计94场次,累计为企业免费发布招聘信息8776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37人。
2.关注重点群体,促进充分就业。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完成打造洪蓝街道“零工驿站”,分批建设龙山、交通路、荷花、蒲塘4个社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力推进溧水人力资源市场北市场建设,在开发区红光路建成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溧水区零工市场(北区),重点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计划开发400个基层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退捕渔民,全区目前已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12人。
3.加大创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发挥创业场地扶持、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等惠民政策,今年以来已经发放贴息贷款535笔,贷款金额达6910万元;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创园与高校联动,多方招聚青年创客,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已支持成功自主创业536人,引领大学生创业101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05人。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开拓岗位,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心做好群众就业工作。感谢您对区人社局相关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建议!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7月14日
邱玉梅代表:
现将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37号“关于解决群众就业困难、增加收入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我区共有81个行政村,898个自然村,根据《溧水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溧财镇区〔2017〕33号、溧城管字〔2017〕10号)文件要求,我区农村环卫保洁工作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模式运行,按照标准配备保洁员,保洁员配备优先考虑各辖区内有责任心的老党员、困难户等,解决就业,增加收入,杜绝由村队长、联队会计等人员兼职的现象。
目前全区共配备各类农村保洁员1600余名,根据上述文件要求,农村保洁员的薪酬不得低于8000元/年。经调查了解,目前我区农村保洁员工资待遇主要根据所保洁范围内户数决定,平均每户8-10元/月,除个别因村庄户数不足导致工资较低以外,人均月工资已超过1500元,部分地区月工资超过2000元。
为了保障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质量,不断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强化措施,2022年,我局下发市区两级奖补资金共计2689万元,用于补助开发区、各街镇的涉农行政村(社区)常年保洁管护人员报酬、保洁装备的购置以及设施维修费用等。
感谢您对我局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与关心!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城市管理局
2023年7月7日
邱玉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群众就业困难、增加收入”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更好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帮助群众夜市外摆增加收入,我局按照市、区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全区“夜市经济”提质升级。
一、建设商圈,打造夜市场景。近年来,我区具有夜间经济承载功能的商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构建了城中以海乐城为核心,通济街、永寿坊为两翼,城南以万达广场和无想水镇为联动,城东以荟佰通-曼度芳华为中心的三大特色夜间经济商业体系。目前,“通济街—海乐城—永寿坊”“万达广场—无想水镇—无想山”两大商圈列入市级特色夜间经济集聚区培育计划,无想水镇、中山书院获评“2022南京市消费新场景”。坚持市场引导,围绕“两大街区”做亮夜间经济,鼓励开展“潮流”夜间促销活动,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有效开发整合国有投资建设的街区资源,彰显各自特色定位,推动永寿坊、无想水镇、曼度芳华、通济街中心商铺加大外埠夜间品牌业态招引力度,促进形成错位经营、互为联动的夜间经济消费链。坚持旅游业经济、假日经济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持续打造秦淮源头灯会、咪豆音乐节、花火露营、后备箱市集等主题活动,以特色IP塑造溧水夜间经济品牌,真正能够把市民“引”出来,游客“留”下来。
二、活动引领,促进夜市消费。今年以来,依托市商务局导入后备箱市集资源,在永寿坊特色街区、万达广场、海乐城、时代广场和大润发超市等相继举办了近10场后备箱市集特色消费促进活动。万达广场通过举办后备箱集市,日增带动客流5000余人次,大大提升了城市“烟火气”。无想水镇开启暑期盛唐夜,非遗表演落花秀、传统技艺“独竹水上漂”、游船夜抚琴、汉服游园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为游客献上精彩纷呈的夜游盛宴,暑期客流量近20万人次。以城市“烟火气”带动街区“人潮气”,支持街区打造“深夜食堂”。同时,结合群众消费特点,不断探索出接地气、有活力、助发展的地摊经济模式。今年初,开发区和区产业集团将原来分散在周边的摊点进行划行归市,打造夜市临时摊点集中经营场所——秦淮夜市,“摆”出烟火气,五一期间,“伍叁夜肆”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活跃了市场环境,激发消费动能,持续推动夜间经济升温迎夏,让我区“夜经济”得到更多承载和释放。另外,积极举办夜游夜秀、首展首演等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激活夜间消费。大力开展民俗表演、戏曲艺术、文化沙龙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夜间文艺活动,增添夜间人气。以线上直播赋能夜间经济,鼓励街区、商家开展夜间直播营销,通过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发布“夜间经济”消费地图,推广溧水特色夜间消费场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游玩,打造全新夜间消费体验。
三、延伸时空,营造夜市氛围。充分利用城市夜间灯光秀,以重点片区特色建筑、特色场景为亮点,化身“秦淮小外滩”,向市民游客展现多姿多彩的四季景致。周末、节日假期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夜间延长营业时间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市民带来各类品牌促销、假日优惠、星空电影等时尚夜间消费活动,助力夜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1-6月,限上社零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列全市郊区第2,其中夜间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商务局
2023年7月20日
邱玉梅代表:
现将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37号“关于解决群众就业困难、增加收入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针对“政府领导认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目前情况,分析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帮助企业找市场,找资金,尽最大努力盘活企业”的建议,主要做法有:
一、走访企业,了解情况。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多数中小企业发展处于疲软的状态,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疫情持续反复,为统筹全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开展助企纾困工作,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稳定市场主体,促进经济持续稳定运行,全区按照区领导带头、条块结合、属地组织的原则,全面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落细国家、省、市、区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开展助企纾困工作,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调整《溧水区市管领导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名单》,走访工业企业93家,名单内企业全部完成走访。反馈问题诉求的企业有63家,共95条问题诉求。问题主要包括受疫情和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造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订单减少以及营商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除部分土地供应类、市场类问题在持续推进中,余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或解释,化解率达79%,推进率达100%。2022年制定《溧水区制造业企业挂包联系专班工作方案》,全区所有部门服务专员累计走访服务企业2029家(次),收集企业问题诉求663条,现场答复解决442条,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二、建立完善产业链服务机制。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协作交流,发挥合作各方市场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帮助区内企业做大做强,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区成立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新医药与生命健康、现代农业、建筑房地产、智能家居6个产业联盟,主要通过联盟内企业自主联谊活动形式增进交流、促进合作,研究产业发展现状、搭建产业交流平台、协助政府助企纾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三、建立良好的政企沟通机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立足企业家关切的问题困难,牵头制定《2022年度溧水区企业家活动总体方案》,举办8场企业家(沙龙)活动(分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家活动、制造业企业家活动、外资企业沙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企业家冷餐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座谈会、农民丰收节专题活动、智能家居产业链、建筑房地产重点企业)。
四、融资转贷服务。2022年1至12月,区内各家银行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小微企业多种融资成本2250万元,指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金融交易成本147万元;截至12月底,我区企业享受市级转贷基金累计完成转贷服务1307笔,转贷规模50.54亿元,助力我区895家民营企业。
感谢您对我区制造业企业建设发展问题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局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20日
邱玉梅代表:
现将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37号“关于解决群众就业困难、增加收入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2年经排查有白马、开发区、东屏、永阳、洪蓝、石湫、和凤、产业集团等约2000亩未利用耕地,目前已经全部承包给大户或由政府牵头雇用农民播种,正在加快推进种植粮食作物,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复耕复种到位。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抓好抛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做到因地制宜,能种尽种,杜绝抛荒地现象,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政策扶持。对积极参与整治耕地抛荒并发展富民产业的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在安排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贷款、农业科技培训等项目时予以优先考虑和政策倾斜。对抛荒耕地进行复耕复种,开展粮食生产的,根据《2023年度南京市溧水区粮食种植补贴实施方案》,给予种植小麦、水稻100元/亩的种粮补贴。
2.科学有效推进。要求各镇(街)及相关单位对暂时不能复耕复种的地块,尤其是对石块较多、土壤贫瘠、没有种植收益、复耕复种成本较高的地块,加强踏勘论证,要实事求是提出解决对策。对能够进行复耕复种的地块,要按计划倒排时间表,加快推进,确保复耕复种到位。例如洪蓝开发区抛荒地块,土地贫瘠,碎石遍布,根据现场勘查意见,及时播种了粮食作物玉米。
3.强化田间管理。对复耕复种的地块加强技术指导,做到一栽就管,强化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灌溉,确保苗齐苗壮。对出苗不齐、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强化补栽补种,确保种足种满。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天气,提前做好防灾应对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