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对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04 11:41  来源: 溧水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加载中......

    陈金华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让校园‘双减’真正落到实处”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中小学“双减”工作的关心,对您的建议和意见,现答复如下:

    自2021年“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双减”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工作举措,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做好校内减负,确保中心工作落地见效,全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一是加强作业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2021年11月,我区制定了《溧水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办法》,认真落实“一科一辅”,从源头控制作业量;同时,要求各校统一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小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20,中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00的规定;区教研室还适时提供各年级教学进度及课时作业建议,以杜绝教学超前、作业超量;区教育局把“双减”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学校年度办学水平评估。现场评估时对全区中小学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双减”前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超过1小时的人数由36.89%下降到9.35%,睡眠在9小时以上的学生由30.72%上升到61.94%;初中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超过1.5小时的人数由37.93%下降到16.23%,睡眠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由35.47%上升到60.17%,学生负担明显减轻。

    二是优化教师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角色,“双减”工作的开展需要多元化的师资资源,受学校师资数量和学校管理制度的限制,目前中小学还难以实现教师“弹性上下班”的管理要求,但已从以下几方面落实教师减负、推动教师成长:统一学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小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20,中学上午上课不早于8:00的规定;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值班轮岗制度,每日除值班老师外,普通教师在学生放学后即可下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出“合格+”课堂行动,将“按时上下课”作为九条“合格+”课堂的基本规范之一,通过自上而下开展教学管理者会课、课堂教学放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以及自下而上开展校本研训、分片实施、全区展评等研训赛一体化活动,打造“合格+”课堂的学校“范本”、学科“范本”。

    三是细化学生管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根据我区《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通知要求,全区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服务时间达标的学校均达到100%。中小学课后服务每周开展5天,放学时间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各学校均能落实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延时托管服务。2024年3月,我区小学在校生33020人,参加课后服务32621人,参与率为98.8%,初中在校生13849人,参加课后服务13830人,参与率为99.9%。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呈现了新变化新面貌,社会反响良好,学生回家写作业时间短了,课后生活丰富多彩了,睡眠时间也得到保证,家长接送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例如,溧水区第三小学为解决延时辅导家长接学生比较晚的困难,在校门口专门打造“智行小屋”,为家长提供三段服务:第一段是学生正常放学后的课后服务,开设社团课程等;第二段是社团课程结束后开展的延时服务;第三段是延时服务结束后,家长仍未来接的学生,会有值班老师照看至家长到校,得到家长一致好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95.32%、初中92.22%的家长对学校的“双减”以及五项管理工作表示满意。

    “双减”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下阶段,我局将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在加强作业管理、打造高品质课堂、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细化、深化,加强对学校“双减”工作的指导,帮助学校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家长满意度测评,将家长是否满意、学生负担是否有效减轻、身心健康工作是否落实作为赋分评价的主要内容,引导学校抓住中心环节开展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对我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溧水区教育局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