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对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5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05 14:57  来源: 溧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尊敬的黄安化代表:

    现将您在区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024005号“关于进一步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政策的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我委对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政策”进行了认真研究,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我委不断厚植“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关营商环境”的理念,不断服务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筑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强磁场”,以“服务员”“店小二”精神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引入金融活水、输送人才、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举措,溧水民营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明确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制定《溧水区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20条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公平竞争制度,出台《溧水区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任务清单》,破除各种形式的保护和市场分割。统筹调度营商环境指标,围绕市对区考核和“五拼五比晒五榜”工作要求,月度监测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确保我区营商环境在全市争先进位。

    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举措

    (一)不断创新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南京金服”平台作用,全省首创纯信用“兜底贷”,推广“园区保”“ABS”等创新金融贷款产品,建立“溧科贷”白名单制度,精准服务科创企业成长发展阶段融资需求,有效纾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

    (二)培育壮大科创主体

    聚焦我区产业发展需求,以开发区、农高区、高新区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各类载体平台在科创资源落地孵化、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科创企业矩阵。累计创成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3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众创空间1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0个;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8.3%;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35个,高新技术企业达553家。

    (三)帮助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开展“智改数转”行动,引导企业实施自动化装备升级改造,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的数字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5G基站2019座;累计发布应用场景83个,总投资45.78亿元;累计星级上云企业135家,建成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含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工厂)6家。

    (四)助推知识产权发展

    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激励创新的保障作用。截至2023年,3家企业获批市专利导航项目、3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南京市专利导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试点实验区(开发区)通过验收。全区有效授权发明专利达3300件,完成贯标创建企业33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累计达8件。

    (五)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政务服务

    一是制定具体工作的政策指南,出台《溧水区重大产业类项目“五证”齐发》工作指南,推进项目建设全链条提速。二是促进服务监管全方位提升。实施“容错执法”,对违法事实轻微、积极整改的企业不予处罚。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减少群众诉累。三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将涉企“一件事”清单配置到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一次性办理;开展161项跨省通办事项“就近办”;惠企事项“一网办”,扩展全区“宁企通”上架事项。四是打造“便民服务圈”。建成“1+8+N”的区、镇(街道)、村社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为企事项不出镇(街道)”的政务服务新格局。五是构建“招标生态链”。推进交易过程电子化,运用“阳光四季”智慧云平台,让交易全过程规范、公开、透明。

    (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问诊”服务

    一是构建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举办“企业家服务日”活动,2023年共开展17场“企业家服务日”座谈会,涉及区内重点企业180家以上,实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全覆盖,梳理企业诉求200余条,80%以上诉求得到解决。今年以来,涉及我委参与和举办的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4场,核心企业问题主要集中在订单减少、招工难、市场拓展、政策咨询和奖励资金兑现等,均已办结。二是强化实地调研走访。重点走访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军民融合企业、拟上市培育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等,力争年底实现全覆盖。三是优化上市服务机制,邀请企业参加北交所等上市培训2场次,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和投资机构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对接。新增江苏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1家。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坚持落地落实,以政策引领促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推动政策制定更精准、提升政策适配度,结合省市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策措施,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二是推动政策宣传更深入、提升政策知晓度。拓宽政企双向交流渠道,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市场主体。三是推动政策落实更有效、提升政策精准度。建立政策梳理、分类、发布、解读、服务、落地闭环落实机制,让惠企政策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坚持提质提效,以服务优化助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擦亮“溧刻办”政务品牌。不断拓展关联事项,优化办理流程,实现“一业一证”常态化办理。完善“1+8+N”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二是优化“全周期”项目服务。建立省市重大项目用地供地审批“绿色通道”和土地出让全流程管理服务模式。三是拓展“一次办”应用场景。通过数据共享协调、电子材料互认等方式,实现高频事项“一件事”线上线下一次办。

    (三)坚持公正公平,以公平竞争护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持续提高司法审判质效,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平台作用,构建诉前分流、多元调解、简易速裁工作机制,加快简单案件处理进程。二是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引导一般失信企业主动履责补过,帮助企业在“信用中国”上完成信用修复。三是宽严相济化企“忧”。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两大领域探索建立免予处罚、减轻处罚,创新包容审慎、容错纠错、柔性执法机制,真正让“企业敢干”在溧水蔚然成风。

    南京市溧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