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方力等委员 :
现将你们在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71号“关于加快构建我区特色养老体系的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为老助老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努力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逐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强化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和监管,推行老年人“点单”养老服务试点,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养老领域无安全责任事故,全区老年人幸福感不断提升。2021年,我区在省市高质量考核指标(困难群众服务保障率)排名郊区第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综合考核排名郊区第二。
(一)养老服务政策更加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日趋规范。
2021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的通知》,明确了溧水区2021-2022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制定了购买服务、评估程序、申请流程、奖惩等标准;完善了食品安全规范,限定了刷卡服务时间段和间隔频次;确定了区级财政预算支持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规范了居家站点、助餐、理发等服务标准并要求站点为辖区内困难老年人开展上门送餐、助洁、助医、理发等基本服务。
(二)养老服务设施更加完备,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
根据《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新建小区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配建养老设施”等规定,以及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含居家站点床位、家庭床位等)不低于45‰、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纯养老院)床位数不低于30‰要求。截至2021年底,全区养老备案总床位数5070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备案养老床位数49.38张,千名老年人拥有机构备案床位数35.28张。规范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2021年全年交付使用社区养老用房和小区配建用房9处共2611平方米。高标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开发区、永阳街道等6个镇街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镇街养老综合体建设并运营,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指导区域内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服务并为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的实施巡访探视。全区112个村居配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5家,在全市率先实现三级及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多层次扩大机构养老服务供给。2021年完成白马和石湫敬老院试点区域性养老;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对照国家标准颐和养老康复护理院成功申报四级养老机构,爱英老年公寓、怡心苑老年公寓成功申报三级养老机构;按照五级标准打造的中建扬子悦年颐养中心已正式运行。
(三)兜底保障更加有力,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集中供养兜牢底线。为推进健康溧水发展,消除镇街敬老院安全隐患,提升特困供养机构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医养融合,以东屏(长乐康养中心)和洪蓝敬老院(拟起名:永寿康养中心)为基础,将区内特困人员按照能力等级实施分类集中供养,截至2月26日永阳、东屏、白马、晶桥共109名特困人员已顺利入住长乐康养中心,成为全市第一家按照国家三级标准建设的区级特困集中供养中心;其他4个镇街敬老院预计年底完成搬迁。关爱服务守住底线。积极开展独居孤寡老年人探访服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关爱工作的通知》,累计与1807名空巢独居老年人签订“四方关爱服务协议”,累计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独立烟感和简易喷淋2793人次。同时充分挖掘区智慧养老平台功能,在平台内增设空巢、独居、留守探访模块,社区工作者或第三方组织利用手机APP上门扫码对老年人进行探访,记录老年人的需求及现状,确保工作留痕,做到关爱守望无死角、无遗漏,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现象发生。购买服务满足需求。开展以上门送餐、助医、助洁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购买服务,2021年对全区967名政府购买养老扶助对象(是指分散特困老年人、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半失能和失能老年人、失独老年人、百岁老年人等)提供每月36/48小时免费生活照料服务;对14010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每月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免费生活照料服务。开展老年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培训,培训人数累计8761人次,帮助部分老年人跨域“数字鸿沟”。
(四)普惠养老更加贴心,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率。
围绕老年人基本需求,持续推进普惠养老项目。助餐服务,全区现有助餐点135家,其中有厨房自行供餐的91家,其余44家为配餐点。目前区财政对60-79周岁老年人补贴2元/餐,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补贴3月/餐,部分镇街、村(居)还有相应的补贴,全区老年人基本上自费3-4元就可以吃上荤素搭配的老年餐。2021年,全区助餐48.2万人次,常年就餐老年人约3500人,覆盖全区1.5万老年人,区级发放助餐人次补贴117.49万元。家庭养老床位,是指对有接受照料服务的客观需求但因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将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居家享受类似机构照护服务的养老模式。我区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的给予最高3000元的建设补贴,已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11张,较好满足了老年人不愿离家,又能享受养老机构专业服务的愿望。适老化改造,是指对老年人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和设施改造,包括安装雾报警、煤气报警器、加装扶手、地面防滑处理等,通过改善老年人得居家环境,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得生活不适应。我区严格落实每户2000元适老化改造经费,按照“一户一案”要求,累计为561户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优先选择烟雾报警、煤气报警器等智能安全类适老产品,实行24小时实时推送报警信息到村居相关人员和家属(服务员),确保报警信息及时得到处理,实现闭环服务,有效提升老年人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时间银行,全区“时间银行”站点实现村(居)全覆盖,注册志愿者1831人,被服务对象3869人,服务工单25219单,累计存储时间20838.28小时。(时间银行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存时间,当自己年老需要帮助时可以提取时间兑换服务的养老自愿服务)
(五)服务监管更加智能,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监管,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发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用。依托原有虚拟养老院进行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提档升级,集智慧养老平台、时间银行、银发顾问、适老化产品租赁、技能培训、监管功能于一体,对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以及全区养老服务设施实施综合监管。二是完善智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应用“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打造“线上服务多方接入,线下服务多方提供”的集“服务+运营+展示+体验”为一体的智慧养老监管体验中心。大数据平台下辖养老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居家养老综合管理系统、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平台三个业务平台,主要用于监管和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区、镇街、社区三级监管机制,落实市平台、区平台、第三方交叉回访,所有回访工单按照考核要求实施闭环处理,2021年全年累计完成服务工单188.6万单,其中上门服务工单55.12万条,回访占比46.16%;对市平台二次回访不满意工单,采取“四不两直”回访,确保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用活软硬件资源。2021年,选择10家居家服务站点试点设置人脸识别设备监管服务质量,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站点服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联动区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市实现老年人死亡信息与服务的实时比对、服务锁定机制,杜绝了虚假服务。四是加大疫情防控力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把牢安全关口,进一步优化区智慧养老平台,将全区在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视频监控对接平台,实现一键调取监控信息,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
二、存在困难
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发展阶段,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有差距,创新发展方面还不足,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协同推进。尤其在“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推进力度不够,护理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养老补贴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本次提案要求,全面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实现质的提升,巩固和筑牢基本养老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水平,创新发展引领示范。
(一)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9〕85号)文件要求,2022年底前,有条件的县(市、区)完成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此,计划从2022年启动养老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全面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在助餐、理发、助浴、娱乐方面基本服务,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护理中心、镇街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和辐射功能;继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推广互助养老模式,以热情的服务变被动申请到主动申请,提升三类老年人上门服务覆盖率和满意率。
(三)全面推进时间银行建设。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体系建设的通知》(宁政办发〔2022〕2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出台区级配套文件,广泛进行再动员再发动,不断完善我区时间银行体系建设。同时,围绕年度指标任务,进一步压实镇(街)责任,实现重点空巢独居老人“应注尽注”,社会老年人、志愿者年度净增实现双100,完成服务工单1.3万单。
(四)全面提升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养老服务员职级培训,开展养老服务员技能培训和比赛,开展“最美护理员”评比等,全面提升服务员技能并壮大服务员队伍。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本地高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吸引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着重引进全科医生、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老年社工等具有从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切实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全面提升服务监管能力。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技术作用,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发挥人技同管效力。
您的提案对我们工作非常有帮助,我局将在你们提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感谢您对我区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民政局
202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