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对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1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3-11-29 10:22  来源: 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徐国华委员:

    现将您在区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11号“关于提升乡村品牌规划设计和营销推广能力从而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以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三牌同创”体系为抓手,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洪蓝街道草莓、富财圩螃蟹、石头寨蓝莓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溧水蓝莓”“溧水黑莓”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沙塘庵湫湖、华成蔬菜路成、常力蜂业金陵花、水晶富财圩螃蟹、普朗克有机田园、金色庄园莓小兔、晶健牌大米等8个企业品牌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金色庄园红芭蕾草莓入选“2019全国十大好吃草莓”;中亮黑莓蓝莓果汁作为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指定饮品。

    1.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品牌。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初步形成白马围绕蓝黑莓、和风围绕蔬菜稻米、晶桥围绕水产、洪蓝和东屏围绕草莓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晶桥水晶(螃蟹)、洪蓝傅家边(经济林果)、白马石头寨(蓝莓)和东屏长乐(雪桃、草莓)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2.种业引领,监管并重,保障品牌质量。一是不断提升种业水平。持续发挥长三角种业联盟资源优势,江苏省(长三角)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成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区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全区绿色食品面积约6.5万亩,有机产品认证面积约3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5%,超省考核数19个百分点。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区、镇街、村三级监管网络,持续推进“三定一考核”监管模式,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大力推进入网主体监管工作,共有2468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入追溯体系,2022年出具追溯标签537万余张。

    3.内联农户,外连市场,畅通销售渠道。一是加强与小农户利益联结。建立溧水草莓、华成蔬菜等产业化联合体12家,联合体内部实行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标准生产、统一运输销售等八统一制度,农产品质量和农户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拓宽销售渠道。利用财政资金,鼓励经营主体与大型商超、批发市场等建立稳定销售渠道,同时指导扶持主体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强与市场对接。金色庄园除原有百果园销售渠道外,又成功进驻盒马鲜生、costco、山姆等大型商超,年销售额近4亿元。2022年,全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预计在10.22亿元左右。

    4.统一标识,活动推广,提升品牌价值。一是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推进区域公用品牌无想田园建设,目前品牌授权企业达41家,年销售额超15亿元。做靓溧水草莓、溧水蓝莓等单产业公用品牌,2020年溧水草莓成功获评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积极宣传推广。积极参加中国农交会、上交会等展会活动,连续两年举办国际草莓品牌大会,多次在南京主城区举办“无想田园杯”中国南京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举办蓝莓节、杨梅节等农事节庆活动,溧水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一如既往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主要做好强根基、抓运维、重推广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全产业链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培育溧水草莓、溧水大米、溧水蓝莓等单产业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集聚、销售集约、抱团发展、品牌助农的目标。二是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总社等部门,整合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能,加强执法力量建设,重点抓好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执法。完善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准入及淘汰的动态机制,加强公用品牌运维管理。三是加强与上级部门资源对接,争取品牌建设、宣传费用,通过举办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省内外展示推介会等,扩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注重农业品牌与乡村传统文化、衍生产品、旅游观光的深度融合,拓展优质农产品的相关功能和传播渠道,努力构建报纸有板块、电视有画面、电台有声音、网站有动态、微信群有推送和朋友圈有点赞的多面立体宣传推广格局。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1日



    徐国华委员:

    您好!根据您在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第011号关于提升乡村品牌规划设计和营销推广能力从而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将办理结果向您报告如下:

    我区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拥有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调研时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成为我区发展乡村旅游、聚焦富民增收的新思路。我区低山丘陵地貌尤其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我区正着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出了石山下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凉篷下、李巷、郭兴、李在凤等特色田园乡村。

    一、加大与主流媒体合作,投放溧水乡村旅游形象广告

    我们一直与江苏省内、南京本市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从多角度、多种报道方式进行合作宣传报道。在中国江苏网、新华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畅游江苏、网易、搜狐、凤凰江苏、江苏在线、江苏国际在线、今日头条、马蜂窝、途牛等各大网站进行宣传。与江苏交广101.1、南京交广102.4等电台深度合作宣传;通过与各媒体合作,开设专栏,通过软文、组织旅游等各类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推介溧水乡村旅游。

    二、乡村旅游宣传从传统媒介到“传统+新媒体”协同

    在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开展高密度宣传的同时,利用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多样化传播形式,创新IP营销、话题营销、社交互动等多元化营销玩法。用好省文旅厅联合投放资源,推行新媒体全产品线战略思维,强化Vlog、新媒体海报等内容的融合创新生产,不断丰富网络宣传产品形式。对接央视新闻、新浪微博、南京电视台、江苏城市频道等媒体开展直播及专题推介,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实现全面霸屏。以“FUN假溧水”为主题串联全年文旅活动,通过专题采风、KOL团打卡等系列活动多次制造网络热点,承担“政务MCN”的角色,持续释放乡村旅游红利,完成从好风景到好“钱”景的迈进。目前已有超过2000位网红参与,生成热门溧水种草视频超1000条,溧水潮玩攻略超5000条,覆盖核心传播人群超1亿人次。

    三、建立文化资源整理机制,深入挖掘特色村落内涵

    联合各部门成立文化资源梳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对全区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全面盘清文化资源家底,准确掌握文化资源状况,我局主要负责旅游相关美食、土产、民间文艺、民俗活动、老字号、民间匠人、手工艺等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梳理及保护开发利用,并牵头汇总整理各配合单位资源调查结果。下一步开展进一步深入调查,挖掘相关文化资源要素。并结合项目开发、节庆活动,逐步把有价值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如梅花节活动引入的何林坊龙灯、李在凤马灯、东屏打秧草、采茶舞、传统剪纸、布艺、糖人等;凉篷下引入民间匠人张友扣制作古法老豆腐;举办“秦淮源头过端午、中秋、重阳、大年”等节庆活动,让游客体验传统民俗等,边发掘、边保护、边利用、边发扬,让民俗文化在现代旅游体验中发挥新魅力。梳理一批优质的村庄资源,特别是古村落资源,整体策划,统一打造。努力把优质的田园生态、当地文化、民俗、农事、传统手工艺、特色民宿自然地体现在乡村中,力争打响溧水“都市田园、诗画乡村”乡村旅游品牌。围绕“一环四片”发展格局,结合旅游特色村建设,坚持乡村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村庄历史文化特色和内涵。重点依托全域旅游环线,做好资源的串点连线,整合散落在各处的资源点,突出主题文化,打造精品路线。

    四、注重收集历史实物,搭建村落内涵载体

    乡村旅游有别于一般的旅游产品,必须运用特有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去展示。在文化挖掘上:注重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产业文化的整理、融合,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村史馆等方式进行全面的展示。在环境打造上:注重保护历史文物、古树古墙,老祠堂和旧物件。维持村庄原有肌理,改善提升现有生态环境,在内部道路及立面改造上要与原有风格统一。在运营管理上:挖掘开发具备地方文化内涵的体验项目,支持当地农户积极参与民宿、农家乐运营,鼓励创客积极参与,丰富染坊、书吧、咖啡馆、酒吧、创作空间等新兴业态。

    通过以上各项宣传措施,我们将继续努力,引导游客从“过境游”到“过夜游”,从“一日游”到“多日游”,提升溧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溧水乡村旅游发展进程。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对以上答复有任何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5月31日



    徐国华委员:

    现将你在区政协第十一届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11号“关于提升乡村品牌规划设计和营销推广能力从而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校企合作方面。目前我社已积极与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南京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传媒学院等高校对接,在校园内组织溧水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广溧水健康农产品。后期我社将持续做好开展校企合作相关工作,利用好高校资源,将其与我社系统内10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1家区域公用品牌“无想田园”授权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授课与实践的平台,同时利用老师和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努力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社)双赢的现代化平台。

    二是品牌推广方面。今年以来,我社积极组织或参加“供销+”活动共17场,分别为“溧水农品进南京广电”、“健康农品进市政府”、“通济街百年品牌活动”、“永寿坊年货大集”、“傅家边草莓节”、“南林大樱花美食节”、“跨境电商南京博览会”、“莱斯乡村,助力兴农”、“晶桥螺蛳节”、“上海农博会”、“咪豆音乐节”、“南京供销大集展销”、“嘉陇酒店展销”、“淳化街道展销”、“宝船遗址公园展销”等。通过各类展销活动,一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授权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一方面提高溧水区公用品牌“无想田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是品牌建设方面。“无想田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于2017年9月26日发布后,已经累计将蓝莓、黑莓果汁等120多种产品纳入品牌授权,有效整合了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目前已拥有淘宝网、苏宁、鲜丰汇、惠农帮等线上平台,并成功入驻京东线上商城溧水特色馆,进一步将溧水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线下分别在阳澄湖、梅村、禄口机场、上海COSTCO、苏果等地设立溧水农产品销售专区,在新华日报、供电公司、新城大厦、移动公司等建立一批专柜专卖,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机关食堂、市委党校等政府机关建立长效的供销关系。

    我社以构建溧水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三牌同创”体系为抓手,在农产品品牌培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探索,打造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为深入推进商标富农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无想田园”品牌主要通过两大举措来运营。①统筹协调,加快品牌培育。我社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持续培育做响“无想田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健全产品追溯体系,确保区域公用品牌效应,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②升级品牌,力促产业振兴。发展农业品牌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农业特色产业的品牌优势,壮大溧水区农业产业优势,助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让农业品牌更有价值。我社着眼打造农业产业亮点,放大农业品牌效应。在实践中,针对农户分散、农产品商标品牌影响力不强的问题,溧水区社转变思路,大力培育、推动力量相对较小的组织成员“抱团发展”,壮大实力,促进集约经营,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供销合作总社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