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对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98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3-11-28 15:06  来源: 南京市溧水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  加载中......

    黄彩萍、赵文贤、杨丽敏、刘红梅、王颖、梁国诚等委员:

    感谢您们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现将您们在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98号“关于公办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以及并案“关于加速构建现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关于关心关爱居家空巢独居老人的提案”“关于加快构建我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一是开展特困供养人员区级集中供养。为推进健康溧水发展,提升特困供养机构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医养融合,我局联合区财政局制定了《溧水区特困人员区级集中供养实施意见》(溧民发〔2021〕23号),以东屏和洪蓝敬老院为基础,将全区特困老人按照能力等级实施分类集中供养,原则上东屏点以自理老人为主,洪蓝点以中度以上失能老人为主。2022年2月永阳、东屏、白马、晶桥共102名特困人员已顺利入住长乐康养中心,成为全市第一家按照国家三级标准建设的区级特困集中供养中心;其他4个镇(街)敬老院预计2023年完成搬迁。

    二是提升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能力。为保障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根据省市实施敬老院建设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任务要求,2022年完成白马镇、石湫街道、和凤镇敬老院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改造任务,在满足镇(街)部分失能及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本地及周边2至3个镇(街)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同时拓展延伸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向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康复辅具租赁、护理技能实操培训等服务,不断提升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养老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实施民办养老机构强达标。所有机构对照国家标准申报评级,金牛护理院成功申报四级养老机构,爱英老年公寓、怡心苑老年公寓成功申报三级养老机构;按照五级打造的中建扬子悦年颐养中心,按照三级打造的东庐山颐养中心,也已投用;卧龙湖、南堡盈谷养老项目等中高端养老机构项目也正在打造中。在此基础上,推进金牛护理院智慧养老升级,实现6大系统改造,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养老院在业务管理、安全管理、养护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实施智慧化管理。

    二、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

    一是健全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苏办发〔2022〕62号)精神,结合我区养老服务工作实际,厘清政府、社会、家庭、老人责任边界,出台区级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基本服务的内涵、需求发现机制等内容,优化基本养老服务目录清单,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需求平衡基本养老服务。一是充分发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职能。充实人员,配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软件设施,围绕全面梳理全区范围老年人状况、服务设施及运营状况,并进行资源整合和针对性布局指导,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对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以及全区养老服务实施综合监管;依托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本区所有社区居家养老组织提供服务指导、人员培训等专业支撑;开展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租赁、回收等工作职能,发挥区级指导中心职能。二是提升街镇养老服务设施水平。依据《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营规范>的通知》要求,开发区等5个街道逐一进行对标找差、提档升级,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性、综合性养老服务的同时,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对象老人的基本保障服务体系,指导或承担辖区内重点空巢、独居老人的巡访探视工作,切实发挥镇街养老服务中心监管职能。三是提升社区居家养老建设标准和服务质量。实现村(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每个镇(街)选取2-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标准化提升,围绕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助理发、助乐、时间银行、银发顾问等功能室进行规范性建设,打造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社区居家养老阵地作用。

    二是持续推进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一是引领示范、先试先行。根据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养老服务项目推进方案的通知》(苏民养老〔2023〕4号)、区民政局《关于印发<2023年南京市溧水区养老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溧民发〔2023〕3号)等文件要求,我区要建成19个面积不少于200m²,含有生活服务、文娱活动、康复保健、管理服务等功能区域的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目前,我区已完成选点工作,即将进入实施改造。二是因地制宜、逐步推开。在建设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同时,依据《关于印发<2023年南京市溧水区养老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溧民发〔2023〕3号)、《关于溧水区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补贴办法》(溧民字〔2020〕60号)等文件要求,逐步推进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标准化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常住老年人50人以上的自然村和小区互助养老睦邻点覆盖率超50%。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满足广大有需求老年人居家和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完善政策巩固居家养老主体地位。为进一步规范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运营以及适老化改造流程,我局已制定出台了《南京市溧水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规范》(溧民发〔2022〕11号)《关于印发<溧水区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适用人群、清单、流程、后续服务主体等事项,坚持基础保底和自愿选择的原则,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档”,避免简单分档搞“一刀切”,不断提升家庭养老床位和适老化改造建设质效。

    四是持续做好养老法规的普法宣传。2020年7月1日颁布的《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员,应当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健康关心和精神慰藉等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内容,2022年,我局委托溧水区传媒集团融媒广告有限公司,通过在“最溧水”APP开辟养老服务条例解读专栏、在应急广播平台循环播放有关老人享有的政策红利、在“溧水融媒”视频号制作播放养老服务条例解读、在“融美溧水”微信公众号图文推送有关养老政策解读摘要等方式开展《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宣传,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尊老养老”的浓厚氛围。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做好养老法规的普法宣传工作,引导子女依法履行赡养、扶养义务。

    三、关爱空巢独居老人,强化兜底保障能力

    2023年4月12日,结合市民政局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开展重点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我局已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关爱探访工作的通知》。

    一是加强服务对象动态摸排。对全区范围内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开展一次摸排,实行动态管理,不留死角。重点了解老年人健康方面情况;了解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联系方式以及是否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是否履行赡养扶养义务;了解老年人的困难及养老服务需求,宣传养老服务政策。

    二是做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根据《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规定,半失能的政府养老扶助对象可以享受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1小时,每月不少于36小时的免费生活照料服务;失智、失能的政府养老扶助对象可以享受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1.5小时,每月不少于48小时的免费生活照料服务;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每月上门不少于2天,每天不少于1小时,每月不少于2小时免费生活照料服务。2022年,我区全年为14073名80周岁及以上老人、410名特困中重度失能老人、426名低保中重度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购买上门免费生活照料服务。

    三是落实社区探访关爱。由社区牵头负责,对特困老年人、低保家庭中失能(含失智、残疾、重病)老年人、80岁以上“双老”家庭或独居老年人,每周探访至少2次,其中上门入户探访至少1次,电话或视频探访至少1次;对60—79岁老年人家庭中一方失能的“双老”家庭或独居老年人,每周入户探访至少1次;对长期照料失能子女的“双老”家庭或独居老年人,每周电话或视频探访至少1次;对其他“双老”家庭或独居老年人,提醒亲属每周探视老年人不少于1次。在高温严寒、极端恶劣天气、传统节日以及老年人疾病多发等特殊时间节点,加密探访频次,协助家庭成员了解老年人状况。

    四是持续做好养老法规的普法宣传。2020年7月1日颁布的《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员,应当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健康关心和精神慰藉等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内容,2022年,我局委托溧水区传媒集团融媒广告有限公司,通过在“最溧水”APP开辟养老服务条例解读专栏、在应急广播平台循环播放有关老人享有的政策红利、在“溧水融媒”视频号制作播放养老服务条例解读、在“融美溧水”微信公众号图文推送有关养老政策解读摘要等方式开展《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宣传,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尊老养老”的浓厚氛围。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做好养老法规的普法宣传工作,引导子女依法履行赡养、扶养义务。

    五是全力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根据《关于印发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2022年版)的通知》(宁民养老〔2022〕141号)内容,我区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委托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组织开展家庭成员普及照料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8场次,涉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400人次。

    六是探索“互联网+养老”智能场景应用。我区按照个人自愿的原则,对原定义的186户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视频监控,实现老年人跌倒报警、语音对话、长时间未出门或长时间未返回提示等实时监护及时预警,并作为关爱探访的辅助手段。已选取永阳街道状元坊社区作为智能水表安全监测试点单位。永阳街道计划对辖区内六类探访关爱服务对象安装人体红外探测器,第一批300户老年人家庭正在安装中;东屏街道已为高龄、失能半失能的特困老年人安装门磁86套,实现24小时未开门或未关门报警提醒;晶桥镇拟为独居、空巢老年人免费安装智能监护带,首批150人预计六月底完成安装,后期根据使用效果,十月底前开展第二批次安装。在此基础上,我区2023印发的《溧水区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已将语音呼叫器、视频监控、生命监测等智能设备纳入适老化改造范畴,目前正在启动招投标程序。同时,依据《溧水区政府购买紧急呼叫服务实施办法》,将原先的紧急呼叫设备调整为可以接入SOS报警按钮、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门磁报警器、红外报警器、家庭用电监控设备,充当其他报警设备的网络路由的语音呼叫器,并将免费人群由政府养老扶助对象扩展到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不断推进技术场景应用,加强技防监控。

    您们的提案对我们工作非常有帮助,我局将在您的提案基础上,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养老服务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保障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感谢您对我区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民政局

    202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