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菲委员:
现将您在区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45号关于加快发展特色茶文化产业的提案办理答复如下。
一、夯实产业基础
全区现有茶叶种植总面积约2.69万亩,开采区近2万亩,主要分布在白马、洪蓝、晶桥、和凤等镇街。茶树品种主要以黄山小叶种为主(占80%),其他品种还有白茶系列、黄金芽、乌龙早、龙井43、平阳特早等。主要加工品种有碧螺春、雨花茶、炒青、白茶、红茶等。2022年产量350吨,产值超1.7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80吨,产值1.62亿元。
二、加大主体培育
全区现有规模茶场32家,培育了区级及以上茶叶龙头企业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建成以龙头加工企业为中心的规模基地2个(白马基地和和凤基地),创建了南京月牙湖茶叶产业化联合体。拥有“严景万”牌系列茶、“溧峰”牌碧螺春、“傅家边”牌系列茶、“月牙湖”牌白茶等省市级名牌茶叶商标。
三、强化产业融合
围绕产业发展,积极推广春季采茶春游精品路线,开展采茶节,通过采茶体验活动、新茶品鉴会活动及制茶比赛等活动,宣传溧水茶叶产品及茶文化知识。组织企业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项目申报,2020年和2021年,先后帮忙南京月牙湖、南京严景万、南京严氏茶叶等企业争取三产融合用地5亩,鼓励企业打造集文化创意、教育体验、健康养生等多种功能一体的茶艺体验馆及茶文化教育展示馆,进一步拓展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
四、培育学校特色项目
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特色项目培育,其中,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创建特色农业专业,成立了一叶沉香茶艺社团,聘请溧水喧茶茶室茶艺师史寅骅为授课教师。学生茶艺社团经常外出参加溧水行业活动,参加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农林牧渔类手工制茶项目比赛中,获得1金2银5铜的优异成绩。今后,区教育局将依托“全区教育系统年度创新特色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倡议中小学开展茶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开展茶文化社团活动,涉及茶文化方面的特色项目优先立项,项目管理部门跟踪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认真组织项目结项验收,着力打造茶文化学校特色,借助地域优势,为溧水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五、多措并举发展茶文化产业
区文旅局积极做好全区文旅资源普查。梳理出有特色的农庄、乡村旅游区、茶园等资源点,挖掘出梅花茶、望悠茶、雨花茶等一批品质高的茶叶种类。支持利用现有茶业生产、种植、销售渠道进行旅游化提升改造,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产品化改造,积极组织相关产品参加省市区展销会,扩大销售渠道,增加茶农收入。积极引导茶文化茶叶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推进以月牙湖生态茶园为代表的农业企业积极探索旅游化发展道路,增加旅游公共基础配套,导入“三小”(投资小、项目小、风险小)体验项目。探索农业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溧水旅游”微信公众号、“一码畅游溧水”小程序等在采茶季进行宣传。举办炒茶制茶技能大赛,发掘保护一批工艺能手;邀请茶文化专家学者来溧进行茶艺讲座;举办傅家边梅香茶开茶节;编制赏梅喝茶采摘主题旅游线路,打响溧水特色茶文化知名度。
下一步我们加大对茶产业发展力度,一是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组织茶文化休闲农业基地申报南京市大中学生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实现校地协同发展;二是组织严景万、月牙湖等知名茶业企业做好新品种研发、品牌包装,积极开发适销适饮的茶饮料、茶食品等茶叶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