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夏阳、邰振华、周跃凤、许金表等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33号“关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我区露营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案”(并案:流水号39)、“关于通过实体企业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提案”(并案:流水号55)、“关于发展我区高质量乡村旅游的提案”(并案:流水号138)、“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的提案”(并案:流水号141)已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发展特色旅游,推动融合发展
做好旅游与工业、会展、农业、红色、生态、智慧等产业的融合工作。“工业旅游”启:对接开发区,培育一批发展工业旅游意愿强烈、具备发展潜质的工业旅游点,拟将金龙新能源客车、喜之郎食品等纳入培育名录库。“会展旅游”兴:旅游服务全面覆盖空港会展小镇和白马农博中心;建立会展运营方与旅行社沟通平台和渠道;梳理旅游资源点和线路;谋划定制会展保障模式。“乡村旅游”火: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富民增收为导向,指导山凹村按照乙级以上民宿标准推动乡村民宿提档升级。通过完善公共配套、导入体育活动、建设“零碳小屋”、打造健康驿站,构筑起“吃、购、健、史、游、会”疗休养体系,全面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受到广泛好评。“红色旅游”盛:结合我区红色文旅资源现状,梳理出中山烈士陵园、大金山国防园、红色李巷、石山下、山凹村5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印记”(中山烈士陵园——大金山国防园)、“重温红色记忆+感受乡村振兴”(红色李巷——石山下——山凹村)2条精品线路入选全市首批党史学习教育精品参观线路(全市10条)。“生态旅游”旺:充分挖掘串联石臼湖沿线周边文旅资源,一方面邀约摄影师、网红达人产出优质内容。另一方面对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开展专题推介,联动省文旅厅开展矩阵式宣传。立足枯水期和丰水期不同景色的实际,形成“春草海,夏湖面,秋夕阳、冬天鹅”的主题打造四季观景打卡潮牌。让石臼湖成为南京都市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代表。近半年来微信专题推送近30次,转发超5千次,阅读量超9万。“智慧旅游”强:溧水全域旅游综合指挥平台率先融入智慧旅游城市指挥中心,功能配置全国领先。搭建起全域旅游咨询服务平台和全域旅游运营监测平台。在实现游客“一码畅游溧水”的同时实现对溧水旅游资源.行业监管、产业数据统计分析、应急指挥执法舆情监测、视频监控、旅游项目管理、营销系统等功能,为全域治理提供精准大数据服务,成功入选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
二、破题露营经济,带动旅游消费
推出“天生溧水自然无想—2022溧水露营季”系列活动,规避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带来的人员聚集风险,以“小体量,小规模,多点位”的形式打造风格主题各异的露营活动,牵线和凤镇与企业、村集体共同打造溧水首个特色露营基地:骆山花火露营公园,并成为市文旅局首次推荐的十二个露营基地之一。同步打造梦华苑、悦野轻奢、神山湖、天生桥等露营基地。阡陌花开作为第十四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分会场同步举办江苏省首届乡野露营节暨健康溧水·国际露营节。今年春节期间,在骆山花火露营基地举办第三届大龙文化节暨首届石臼湖烟花节,国家级非遗项目骆山大龙热闹起舞,推出连续7天的烟花盛宴,并设置烟花集中燃放点,游客可以实现烟花即买即放,带动旅游消费率先复苏。
三、发展乡村旅游,推动集群式发展
突出打造“四大片区”:无想山南片区依托清新幽静的自然环境,重点发展艺术文创、休闲养生,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创旅游基地;石臼渔歌片区依托渔家文化和特色古村,重点发展亲水、近水休闲旅游,打造水韵旅游基地;秦淮源头片区依托东庐山观音寺、秦淮源头和秋湖片区,以禅修、养生、养老为主题,打造生态养生养老基地;红色李巷片区挖掘保护李巷新四军红色旅游资源,尤其是红色历史遗址遗迹,李巷村及周边村庄中还保留了大量老建筑,将这些老建筑都将与红色遗址一起统筹规划、修缮、利用,既留住村庄传统肌理,留下乡愁,又赋予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功能,让李巷村红色品牌可看、可赏、可品的内容更丰富。
着力打响两大品牌IP:
一是打响“秦淮源头”乡村旅游品牌,扩大文旅融合影响力。依托305公里全域旅游综合服务环,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聚集地。围绕渔家文化,打造和凤诸家、骆山等古村落,诸家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骆山大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局古村民宿、非遗传承、渔文化活动、康养体验、天空之镜和天鹅观赏自然观光等深度文旅项目。围绕红色文化,推出红色李巷、里佳山、大金山等一批红色旅游点,李巷+石山下”入选首批“红色印记+看乡村振兴”庆祝建党百年特色乡村线路;大金山国防园、红色李巷入选“喜迎二十大见证新江苏”主题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围绕漕运文化,制定仓口村保护发展规划,对村内三大宗祠进行保护修缮,划定保护区域和保护重点。谋划天生桥游船线路延伸,打造漕运游览线路。围绕圩乡文化,恢复蒲塘祠山庙会,布局石臼湖沿线文旅项目。围绕花海主题文化,举办凉篷下山栀花节、山凹人家烟火节等特色节庆活动,聚焦乡村美景美食,以花为媒,提升乡村吸引力。溧水傅家边梅园入选江苏春季赏花胜地,春季赏花采莓生态游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围绕宗祠文化,推进石山下、仓口村古宗祠修缮,注重“乡愁”文化的保育和发掘,发挥老树、老井、老家具等原有元素符号,让游客在浓浓的“乡愁”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围绕农耕文化,研发吴村桥稻梦空间研学、望悠谷龙吟湾农事体验、曹庄赏油菜花海等文旅体验项目,按梯次推动梦华苑等一批农业企业进行旅游化提档升级,培育出一批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实现“小镇景区化”、“乡村特色化”。
二是打响“无想居”精品民宿品牌,提高文旅产品影响力。在全省率先注册备案民宿公共品牌“无想居”,结合地方特点、民俗特色、文化特征,形成花迹、竹上云想为代表的“无想山居”;未见山、李在凤都舍为代表的“无想村居”;郭兴、白鹿园为代表的“无想田居”;田姐家、玫瑰园为代表的“无想水居”等特色鲜明的民宿IP。通过民宿设计师大赛、招商推介、合作运营等形式引入国内知名民宿品牌和专业运营团队,形成了未见山、凉篷下、郭兴庄园等一批特色民宿。截至目前,全区上线民宿总数达52家,床位数近2000张。非周末期间我区民宿整体入住率近30%,周末及节假日近90%。在全市率先探索新型乡村民宿建设发展模式,成立区民宿村改造指挥部,按照乙级以上民宿标准推动洪蓝山凹、白马李巷、永阳凉篷下等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意愿强、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区域乡村民宿提档升级。
四、围绕实体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无想山南片区的山凹村、石山下(未见山、谷仓)、凉篷下(未见山)、望悠谷(花迹)、诸家(田姐家)等一批旅游特色村的民宿发展较为集中,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其中石山下通过市级民宿示范村验收;全域旅游环线上的郭兴庄园、破墙围(太白谷)、秦淮梅园、李在凤(粮仓酒店)、环山河(玫瑰园)、红色李巷等一批民宿已日趋成熟。此外,我们还通过举办精准招商、民宿设计师大赛等形式引入国内知名民宿品牌和专业投资运营团队,发挥引领示范效应,形成了良好的民宿发展格局。
二是区属国有企业在旅游特色村的建设中融入民宿业态,打造示范样板间,率先打造了石山下、李巷、郭兴、李在凤、破墙围、张塘角等一批高品质的民宿集群,引领民宿发展走向。社会资本采取投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打造有个性、有亮点、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特色民宿品牌,如花迹、未见山、都舍、田姐家等。镇村集体、村民农户自发参与到民宿业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形成了山凹村、竹上云想、玫瑰园、窝家、乐栖山房、丽山音乐农场等一批民间资本的精品民宿客栈,构建了村集体、村民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逐步形成了以社会资本为主、村集体和农民为辅的多元投资格局。
三是积极组织符合要求的企业申报省级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和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在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强化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对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品牌创建、特色旅游及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强化、地方旅游商品(产品)开发、地接业务、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旅游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
最后,对各位委员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表示感谢,并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承办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