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对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83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06 14:54  来源: 溧水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加载中......

    丁娟、王凌波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所提“关于大力提升科技企业人才子女义务教育入学保障力度”和“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并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大招生工作宣传。线上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招生政策。每年招生季,我局会通过溧水教育信息网、溧水114网、溧水发布、溧水教育发布微信App,今年新增在应用软件“苏服办”——“教育一件事”中,面向社会大力宣传我区招生工作。线下通过各校(园),召开毕业年级家长会,宣传指导。招生政策公开透明,在发布的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中,详细介绍了我区学区划分、入学要求、工作日程安排、咨询及监督电话。对政策照顾对象,在实施方案中第四项详细说明,工作日教育局及各校招生电话安排人员接听,做好解答工作。

    二、关于城区学校招生现状。近几年,因我区城镇化、生源高峰、教室匮乏和生源城乡分布不均衡多重原因,城区中小学招生压力加大。如:省溧附和一初中每个年级招生都达到了20个班的规模,省溧附和一初中目前扩容已至极限,金中溧水分校也接近饱和。根据今年初中生源预测,初中段城区三所学校在拆除功能室将其改造成教室的前提下,才勉强能安置今年的新生。小学段近几年通过新建南外仙林分校溧水学校、改扩建状元坊小学双塘路校区、第三小学庆丰路校区,同时将各校功能室改造成普通教室,勉强安置了入学,其中实验小学崇文路校区、中山东路校区、游府西街溧水分校已达到极限。根据今年小学生源预测,入学新生远超六年级毕业生,新建的力学小学刚开工,城区小学学位供给缺口将比较大。

    三、为科技企业人才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做好服务

    对于科技企业人才子女在我区就读工作,我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区政府下发的《溧水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保障暂行办法》《关心关爱企业家更好服务企业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保障科技企业人才子女在我区入学,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人才子女就读办理流程是:由企业向所在镇(街道)提交《溧水区创新创业人才子女入学申请审批表》,镇(街道)初审通过后,交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人员由科技局负责,重点税源企业核心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由工信局负责,部门审核后由区人才办(设在科技局)扎口,召集工作小组进行终审,报区教育局安排。区教育局根据各校学位情况,结合家长意愿,对通过审核的人才子女予以照顾性安排,特殊情况一事一议。在人才子女入学安置方面,市教育局给出的指导意见是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子女入学保证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但不得择校。近年来,区教育局本着对人才相对照顾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安排到了优质的城区学校就读,但全部按家长意愿来择校,鉴于目前的招生现状,还不能完全做到,还请理解。

    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我局出台《南京市溧水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办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具体条件是:(1)该生外地户籍证明;(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法定监护人在我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3)法定监护人相对稳定的工作证明;(4)法定监护人在我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凭证或经工商部门等颁发的满一年有效营业证明。由家长带上述材料,学期初或学期末到对应学校申请入学,原则上学校中途不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安排:小学,永阳按家长实际居住地安排在文昌小学和东庐小学;开发区按家长实际居住地安排在开发区中心校、群力小学、柘塘小学;初中,永阳安排在东庐中学,开发区安排在柘塘中学。其他镇(街道)安排在对应的小学、初中。特殊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家长向教育局申请,一事一议,由教育局照顾性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区享受同城待遇,在校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可参加我区中、高考。今年,我区共安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4190人,初中1531人,高中682人。

    针对您提案中所列举的白马工业园引进企业入驻,所带来的职工子女入学问题,职工类子女入学,可由企业向对应的镇(街道)反映,由镇(街道)和学校协调或者向区教育局反映,由区教育局协调就读。企业高管类子女,可通过紫金山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认定方式,通过人才政策申请入学。

    以上答复,如有不到之外,敬请理解。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

    南京市溧水区教育局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