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萍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关心。您在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所提“关于推进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已收悉。针对提案内容,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切实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大力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依托各类阵地创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画好校家社协同育人“同心圆”,为溧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建立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从区级层面加强统筹领导,先后出台了《溧水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溧水区关心关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成立溧水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形成“学校发起、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协同育人工作。
2.加强家长学校阵地建设。区教育局加强家长学校总校和各中小学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系统化、全覆盖。在区家长学校总校引领和指导下,全区各中小学通过采取线下“开展讲座+实践活动”、线上“观看视频+交流分享”的形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方法。创新开设家长学校微课堂,组织讲师团制作《家长必读》微课视频70部,定期发送并组织家长讨论,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其案例《创设家长学校微课堂,建立总校工作新机制》荣获江苏省教育关工委工作创新二等奖。
3.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我区各中小学(园)持续开展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活动,积极开展“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实现家校联系常态化、制度化。各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2次家庭教育指导讲座。针对特殊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供个性化的具体指导和关爱帮扶措施。今年上半年我区各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讲座109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讲座68场。同时,依托“陶老师工作站”的专业力量,开展“陶老师进校园”“家校共育”心理送教活动。组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采用菜单式服务,通过开展讲座、小组互动交流、一对一咨询等形式向家长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理念。时间安排为上半年3月—6月,下半年9月—12月,覆盖全区每所中小学。
4.持续开展全员家访活动。各校结合“全员关爱导师制”,组建班级导师组和特需学生导师组,建立全员家访长效机制。每学期开学前下发中小学“心理关怀十件事”,通过入户家访、线上家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开学前的心理状态;每学期中要求班主任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针对重点学生由校领导牵头,落实“一日一关注,一周一谈心,一月一家访”。目前我区各校已将家访工作纳入学校工作常规管理,通过普访、随访、定访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扎实开展,家访覆盖率100%。同时,为及时总结学校在开展家访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经验亮点,组织开展优秀“家访日志”评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舆论氛围。
5.科学运用家庭教育信息化资源。一是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向家长推广“宁育家”APP,通过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的覆盖面。在学期初、学期末及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区教育局经常向学校推送优秀的心理、家庭教育方面文章供家长学习,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二是在区家长学校总校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家长收看线上家庭教育公益讲堂、《江苏省家长微课》等优质家校共育资源,家长观看后在群里写下收获,在数字化的平台中互动交流。三是各校(园)利用公众号、校园网开设《心育小课堂》《家校共育》等栏目,指导解决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
6.打造优质社区家庭教育品牌。区教育局联合属地街道和社区,利用假期、晚上的时间,组织名师、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区教育局与永阳街道合作,在周边学校集中的戴家社区每周三晚举办“晚七点”家长课堂,围绕“做智慧家长,育优秀儿女”的主题,面对全区家长征集问题清单,开设“校长说”“专家说”“名师说”“家长说”等专栏,并以沙龙方式开展家长与专家、老师、学校面对面的交流。2023年安排家庭教育指导课程43节,参加家长5330多人次,开展“心理篇”主题沙龙15次,受益家长1320人次,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为辐射城北片区家长,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永阳街道社区教育中心、通济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老县中讲堂”,全力打造“老县中”品牌。
7.创设一批爱心社区服务站。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无人监管、假期作业难的问题,区教育局指导学校联合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将课后服务延伸到假期,由学校与镇街合作,在社区建立了“屏娃成长驿站”“金牛山爱心驿站”等一批爱心社区服务站,利用社区服务平台组织教师志愿者开展安全教育、劳动体验、读书分享等活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作业辅导,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8.加强督导考核,推进育人共同体建设。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区对镇街高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每年开展协同育人专项督导。教育局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区班主任研训班学习内容,提升教育指导专业能力;纳入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估,以评促建。
下阶段,我局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健全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扩大社区学校覆盖面,凝聚各方力量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形成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合力,共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区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溧水区教育局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