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对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08 16:24  来源: 溧水区工信局   浏览次数:  加载中......

    民主监督六组、江培来委员、徐文祥委员、唐克飞委员、杨地生委员:

    现将你们在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01号“坚持强链补链延链,做大特色产业集群的提案”以及并案“深入推进产业集群攻坚行动,持续深化强链补链延链措施的提案”、“进一步深入推进产业集群攻坚行动,持续深化强链补链延链的提案”、“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先进制造业是推动经济拓增量、优结构、提质量的重要抓手,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产业规模,做优做高产业能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区于2023年制定溧水区产业强区行动方案,明确强链补链延链行动目标和路径,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基础、提供支撑。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在落实制造强省和产业强市工作要求基础上,制定了《产业强区工作组织体系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强区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系列文件,建立健全工作组织体系、工作推进机制、工作调度机制和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产业强区工作推进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二)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围绕省“1650”产业体系和市“2+6+6”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以新能源汽车1个支柱产业引领,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家居3个优势产业支撑,储能与氢能1个未来产业构成的“1+3+1”产业体系,2023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07.46亿元,同比增7.5%,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4.1%,同比增长7.9%。2024年,拟定了产业强区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1+3+1”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2024年发展任务和具体落实举措,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拟定了《溧水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力争通过2-3年时间建设全市新能源专用车推广应用示范和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先行示范,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三)大力推动项目建设。构建“8541”联动招商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2023年举办各类招商活动40余场,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8个。42个制造业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3.2亿元,龙电华鑫等12个省市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项目服务跑出加速度,创新项目“招推服”一体化工作模式,落实“地等项目”保障机制,科亚装备等10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欣旺达等20个项目实现“竣工即交付”,产业项目供地面积位居全市第二。今年已招引项目52个,完成全年目标的69.3%,其中,固统亿元以上的项目50个,占比96.2%。

    (四)全力深化智改数转。2023年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654个,覆盖企业371家,累计覆盖规上工业企业90%以上。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星级上云企业63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9家,南京长安创成国家级5G工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今年以来,已开展智改数转网联线上诊断企业236家;申报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26个,覆盖规上企业120家;通过智能工厂评价企业4家、智能车间评价企业22家;申报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家、省级“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1家。

    (五)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突出重点企业培育。积极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夯实制造业发展的坚实根基。2023年新增规上企业71家;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认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家;亿元以上企业超160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推动新技术场景化应用,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23年,欣旺达等10家企业获市工业企业重大设备技改项目奖补共6293万元;新恒基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今年以来,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01家,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4家(第一批),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3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围绕加快建设产业强区,力争在强链补链延链上走在前,我们将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聚焦新增长点培育,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力争一批新项目签约落地,加强158个省市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坚持周调度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对48个工业新增长点强化动态管理,加快形成增量支撑。开展重点规模企业发展能级提升行动计划,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实行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实施“一企一策”。今年力争新增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20亿元企业4家、10亿元企业4家、5亿元企业4家、亿元以上企业31家。

    二是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推进产业层级提升。围绕主导产业抓企业培育、抓项目建设、抓创新转型、抓改造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锻强产业韧性、做大规模总量。借助市“宁工品推”和区供需对接平台,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推动区域内产业配套,打造“溧水造、溧水用”示范应用。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向基地型、总部型发展,鼓励整车生产企业开展换电重卡示范应用、加大跨境出海等,力争今年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在储能与氢能新赛道持续发力,加快实施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实现稳步增长。

    三是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挥诊断服务的引领作用,以西门子、AO史密斯等重点企业为引领,打造一批可复制的“5G+工业互联网”样板工程和典型场景。加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跟踪监测,探索建立成效评估体系,全过程监测分析,及时改进完善实施路径。今年力争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四是聚焦优质企业培育,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积极谋划优质企业培育工作,动态建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库,实施“一对一”精准分析、精准画像、精准育苗,持续壮大高质量发展主引擎。目前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14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4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培育库57家。今年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

    五是聚焦企业服务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服务专员挂包联系企业制度,不断提升企业服务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搭建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企业深度对接;持续优化“惠企政策一本通”,确保企业对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加大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区产业集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局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南京市溧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