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 对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13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08 16:00  来源: 溧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尊敬的裘武委员:

    现将您在区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024013号“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简化准入准营审批

    开展“企业准入即准营”改革,纵向整合审批流程、加速审批时效,横向拓宽行业范围、探索新的改革方向。一是不断拓展“一业一证”改革。设立“企业准入准营综合窗口”,将项目立项、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三大领域业务纳入自主申报、综合受理、综合审批、综合制证4大功能区办理,推行“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证准营”服务模式,已在便利店、餐饮、食品小作坊生产等18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常态化办理,加快推进农资公司行业“一业一证”改革。二是落实各项企业开办改革举措。注册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公积金登记、医保开户等7个环节常态化实现“一窗受理、半日办结、全程网办”。三是持续深化“政银合作”。将企业开办全链条服务延伸至溧水各农商行营业网点,实现各镇(街)营业网点全覆盖,企业可以就近选择任意一家农商行营业网点办理,实现企业开办“就近办”。四是推行企业迁移全程网办,优化企业迁移登记服务。将经营主体迁移涉及的迁入登记、迁出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环节整合办理,通过重构迁移登记工作流程,拓宽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提升迁移登记信息化工作水平,实现一地一次办,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一是围绕法人和自然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将17项涉企“一件事”清单配置到政务服务窗口,优化办理模式,实现一次性办理;实现161项跨省通办事项“就近办”;惠企事项“一网办”,扩展全区 “宁企通”上架事项,其中“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奖励”事项已在“宁企通”平台上完成全流程申报。实施“水电气热讯”联合报装,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联合勘验、联合施工”。二是打造“便民服务圈”。建成“1+8+N”的区、镇街、村社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便民事项不出村社、为企事项不出镇街”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健全15分钟医保服务圈,方便群众就医办事。三是构建“招标生态链”。推进交易过程电子化,运用“阳光四季”智慧云平台,让交易全过程规范、公开、透明。

    三、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保障

    一是优化“溧刻贷+N”政策支持,制定出台《深化“溧刻贷”服务建设科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2023年溧水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要点》等文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全区范围推广“兜底贷”, 释放“园区贷”服务效能,全年“溧水园区保”合作银行18家,入库企业801家,全年累计担保20.91亿元。创新“无想田园贷”、“诉讼保”等金融产品。二是搭建政企对接平台。推动江苏省金融服务平台,全年接入溧水区中小企业15716家,接入率57.94%,获得授信5097笔,授信金额176.85亿元。建成区级金融服务门户平台“溧刻贷”,目前该平台已接入24家溧水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金融端全覆盖。发挥民营转贷基金效能,2023年溧水区企业享受转贷基金转贷服务1489笔,转贷规模47.07亿元(全市排名第二),助力我区1121家民营企业。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2023年开展各项金融活动25场次,综合型银企对接活动1场次。2023年,发放用人单位招用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6.44万元、岗位补贴6.66万元;享受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3家企业,吸纳大学生63人,发放补贴金额9.75万元;享受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87家企业,吸纳大学生350人,发放补贴金额215.88万元。

    四、举办“企业家服务日”活动

    聚焦政策宣传解读、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专题,分行业、分领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调整企业挂包联系工作分组。及时更新调整制造业挂包服务专员,第一时间将新增规上企业纳入服务范围,确保“驻场专员”全覆盖。加强政策扶持。开展为企“送政策”活动,精选国家、省、市、区四级高频次惠企政策81篇,编印《惠企政策一本通》2000余册,发至全区所有规上企业及培育规上企业,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

    五、优化就业服务

    一是摸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组织动员开发区、各镇街就业服务专员深入企业调查,并结合企业挂包服务和企业服务微信群,准确掌握企业就业岗位信息,抢抓年度招聘“黄金期”,做好就业服务“开门红”,累计摸排掌握就业招聘岗位598个。二是拓宽岗位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省市招聘平台、区融媒体中心以及各地区的劳务基地就业网站发布企业就业招聘信息10余批次,同时开通“溧水就业”微信公众号,为110余家企业免费发布招聘信息万余条;与前程无忧合作开展“访企探岗”活动,走进本川智能和东盟电气生产车间现场直播企业工作环境。三是完善服务机制。通过省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线上对接省市招聘平台推送就业岗位信息,线下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现场招聘活动,举办“安家溧业 未来可期”网络直播带岗活动,为各类求职者推荐优质就业岗位,形成线上推送、线下招聘、直播带岗“三位一体”就业服务模式;利用南北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洪蓝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全区企业和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六、推进人才服务

    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来溧留溧返溧”就业系列活动,加深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政校企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校企对接桥梁,加大政、校、企沟通合作力度,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企业与毕业生高效匹配,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高质量推进。一是用好本地高校资源,主动服务助推产教融合。制定《溧水区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溧返溧留溧工作方案》,围绕我区“1+3+1”主导产业体系、结合驻溧高校专业与企业匹配图谱,与前程无忧合作,搭建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视觉艺术学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区内四所高校线上求职招聘合作平台,通过直接高效的招聘渠道促进在溧高校人才留溧。二是拓展区外高校资源,牵线搭桥促进校企合作。已经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等省内外63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1-5月,新增城镇新增就业3885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今年以来,新增大学生就业参保2715人。做好紫金山英才卡资格审核及发放,配合科技局做好E、F类人才的资格审核,累计审核258人,通过196人。发放大学生面试补贴44人,补贴金额4.4万元;发放大学生租房补贴1476人次,补贴金额247.82万元;发放大学生开业补贴14人,补贴金额2.8万元;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8笔,贷款金额120万元,引领大学生创业68人,有力保障了溧水企业的人才需求。

    南京市溧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5日